一、光储充一体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政策东风下的行业新蓝海
在全球 “双碳” 目标的引领下,各国都在积极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努力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我国更是明确提出了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将 “源网荷储一体化” 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这无疑为光储充一体化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一背景下,光储充一体化系统凭借其对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对电网压力的有效缓解以及为电动汽车提供便捷充电服务等优势,成为了能源领域的焦点。众多企业和投资者纷纷涌入这个领域,希望在这场能源变革中抢占先机。

(二)三大核心痛点制约产业落地
尽管光储充一体化前景广阔,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安全风险、投资成本和收益模型不明确成为了制约其大规模落地的三大核心痛点。
安全风险频发:光伏发电受天气影响较大,输出功率波动剧烈。在云层遮挡或天气变化时,光伏系统的发电功率可能会瞬间大幅下降或上升,这对电网的稳定性造成了严重冲击。储能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过充、过放、热失控等风险。一旦电池管理系统出现故障,或者电池质量不过关,就极易引发火灾甚至爆炸等严重事故。充电桩在应对电动汽车大功率充电时,容易产生过载和短路故障,威胁使用者的人身安全。这些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光储充一体化系统的推广和应用。
投资成本高企:建设一套光储充一体化系统,需要购置光伏发电设备、储能设备、充电设施等,还需对电网进行改造升级。以一个中等规模的光储充项目为例,假设光伏发电系统功率为 500kW,储能系统容量为 200kW/400kWh,配置 20 个 120kW 直流充电桩,仅设备购置费用就可能高达数百万元。再加上土地租赁、设计施工、调试运营等费用,总成本更是不菲。对于许多中小企业和个人投资者来说,如此高昂的前期投资成本,无疑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
收益模型模糊:虽然光储充一体化系统在理论上可以通过光伏发电、峰谷电价差套利、参与电网需求响应等方式实现盈利,但在实际运营中,受到政策变化、电价波动、设备性能衰减、市场竞争等多种因素影响,收益情况并不稳定。某些地区的补贴政策可能突然调整或取消,导致项目盈利空间大幅压缩;电价峰谷价差可能不够明显,使得峰谷电价差套利的收益无法达到预期;储能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性能衰减也会影响系统的长期收益。这些不确定因素,使得投资者在投入大量资金后,无法准确预估未来的收益回报,增加了投资风险。
二、安科瑞光储充一体化云平台:全场景痛点解决方案(采购/询价:安科瑞曹经理137/7441/3253)
面对这些挑战,安科瑞凭借在电气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和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推出了光储充一体化云平台,从安全、成本、收益等多个维度,为行业提供了一套全面、高效的解决方案。
(一)全链路实时监测,筑牢安全防线
依托智能传感器与物联网技术,安科瑞光储充一体化云平台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 “超级卫士”,对光伏、储能、充电桩等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 24 小时不间断实时采集。无论是光伏电池板的实时发电功率、储能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和荷电状态(SOC),还是充电桩的充电电流、电压、功率以及每一次的充电交易记录等,事无巨细,尽收眼底。
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平台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就如同拥有了一双 “火眼金睛”,能够迅速发现设备运行中的异常情况。一旦检测到数据偏离正常范围,比如储能电池温度超过阈值或充电桩电流骤增时,系统会在秒级触发多模态预警,通过短信、邮件、弹窗等多种方式及时通知运维人员。结合历史故障库,平台能够精准定位隐患,快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将事故发生率降低 90% 以上,打造了 “监测 - 分析 - 预警 - 处置” 闭环安全管理体系,为光储充一体化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智能调度策略,开启节能增效新范式
峰谷电价套利:平台就像一位 “精打细算的管家”,基于实时采集的数据,能够制定出最优化的能源调度策略,实现削峰填谷、需量控制等一系列强大功能。在电价较低的夜间低谷时段(23:00 - 7:00),平台会自动控制储能系统进行充电,将 “低价电” 储存起来;而在白天电价较高的高峰时段(10:00 - 16:00),储能系统则根据平台指令放电,为充电桩和其他用电设备供电,从而减少从电网购电的量,有效降低用电成本。
需量动态控制:基于变压器容量与实时负荷,平台能够智能分配充电桩功率,避免多车快充导致的需量超标。当同时充电车辆超过阈值时,系统会自动限流并排序,确保每个充电桩都能在安全、合理的功率范围内运行。
(三)柔性扩容技术,应对用电高峰挑战
针对短期负荷激增场景,比如节假日充电站集中用电时,安科瑞光储充一体化云平台又化身为一位 “应急救援专家”。平台能够秒级响应,迅速控制储能系统快速放电,临时补充电力缺口,等效实现变压器容量 “软扩容”。相比传统硬件扩容方式,不仅成本超 200 万元,而且施工周期长、对场地要求高,该方案投资仅为 1/5,响应速度提升至 200ms,能够在不进行大规模设备改造的前提下,有效避免跳闸停电,保障充电连续性,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稳定的充电服务。

(四)远程运维体系,重构管理效率边界
通过 AcrelEMS 3.0 云平台,用户可通过 PC 端 / APP 实时查看设备运行状态、历史数据曲线及能耗分析报告,仿佛亲临现场一般。平台还支持远程启停充电桩、调整储能充放电策略、在线升级设备固件等操作,让运维管理变得更加简单、高效。运维人员通过单账户可管理 50 + 站点,故障处理时效从 4 小时压缩至 30 分钟,人力成本降低 60%。这种远程运维体系,不仅提高了运维效率,降低了运维成本,还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确保光储充一体化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三、实际案例分享:河南交投源网荷储项目
在双碳目标、国家及河南省政策背景下,河南交投集团提出要落实全省新业倍增行动和绿色低碳转型战略,依托高速公路资产和土地资源集聚优势搭建新能源发展平台,统筹开展光伏、充换电储能、能源智慧管理及相关配套服务等业务,为指导后续工作的有序开展,特开展京港澳高速公路沿线光伏建设申请立项工作。 沿途共设有中牟、郑州北、渑池、漯河、许昌、灵宝、长葛、商丘、开封等多个服务区、收费站,实现每个站点的智慧管理以及优化控制,完成新能源消纳、防逆流等控制需求。 提升各个站点的安全可靠、绿色经济运行。

智慧能源管理软件需要兼容多个站点(一期共计266个站点)的协调控制器接入,主要实现远程集中监视和控制、能效分析、能耗及收益、数据统计、策略下发等。 协调控制器可以制定并自动执行防逆流、削峰填谷、新能源消纳等控制策略,对内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运行。
系统拓扑图
系统概况
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
四、未来展望:从设备管理到能源生态构建
随着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安科瑞光储充一体化云平台也在不断拓展其边界,从单纯的设备管理向能源生态构建迈进。
安科瑞正加速布局虚拟电厂聚合技术,计划在 2025 年前实现千万级充电桩、储能单元的集群调度。通过将分散的充电桩和储能单元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对这些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使其能够作为一个虚拟电厂参与电网的调峰辅助服务。在电网负荷高峰时,平台可以控制储能单元放电,为电网提供额外的电力支持;在电网负荷低谷时,平台则可以控制充电桩和储能单元充电,储存多余的电能,从而实现电网的削峰填谷,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随着氢能、飞轮储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安科瑞光储充一体化云平台也将积极接入这些新技术,实现多能互补。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具有能量密度高、续航里程长等优点,未来有望在交通和能源存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飞轮储能则具有响应速度快、循环寿命长等特点,能够有效解决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通过将这些新技术与光伏、储能、充电桩等现有技术相结合,平台将升级为多能互补的智慧能源枢纽,实现能源的多元化供应和高效利用。
在这个过程中,平台将推动用户从单纯的 “用电者” 向 “能源产消者” 转型。用户不仅可以通过光伏发电满足自身的用电需求,还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或出售给电网,实现能源的双向流动。这种转型不仅能够提高用户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用电成本,还能够促进能源市场的竞争和创新,推动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安科瑞光储充一体化云平台还将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通过对能源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平台能够为电网运营商提供准确的负荷预测和能源调度建议,帮助电网运营商优化电网运行,提高电网的智能化水平。平台还将积极参与能源市场的交易和运营,推动能源市场的规范化和透明化,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审核编辑 黄宇




